整体说明
◎译 名 音乐之声/仙乐飘飘处处闻/真善美/一个叛逆修女的故事
◎片 名 The Sound of Music
◎年 代 1965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爱情/歌舞/家庭/传记
◎语 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65-03-02
◎片 长 174分钟
◎导 演 罗伯特·怀斯 Robert Wise
◎主 演 朱丽·安德鲁斯 Julie Andrews,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埃琳诺·帕克 Eleanor Parker,理查德·海顿 Richard Haydn,佩吉·伍德 Peggy Wood,Charmian Carr,Heather Menzies,尼古拉斯·哈蒙德 Nicholas Hammond,Duane Chase,安吉拉·卡特怀特 Angela Cartwright,Debbie Turner,Kym Karath,安娜·李 Anna Lee,Portia Nelson,本·怀特 Ben Wright,Daniel Truhitte,诺玛·威登 Norma Varden,Gilchrist Stuart,Marni Nixon,Evadne Baker,多丽丝·劳埃德 Doris Lloyd
,
简介
玛利亚(朱丽·安德鲁斯 饰)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喜欢在大自然下高声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院长认为玛利亚并不属于规矩严格的修道院。院长与众嬷嬷商量后,决定安排玛利亚到一位名叫特拉普(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饰)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7个孩子,他要求对孩子严格管教。他告诉玛利亚在他家的家庭教师都做不长久,都是因为孩子的恶作剧。玛利亚果然也遭到了恶作剧,可是这位善良的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的父亲,而是像个母亲一样照顾孩子,很快跟孩子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上校与玛利亚之间发生了感情,他们完婚后回到了已被纳粹占领的奥地利,上校并不想为纳粹办事,一家人准备逃跑……
获奖情况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 (1966)
最佳影片 罗伯特·怀斯
最佳导演 罗伯特·怀斯
最佳女主角(提名) 朱莉·安德鲁斯
最佳女配角(提名) 佩吉·伍德
彩色片最佳摄影(提名) Ted D. McCord
最佳剪辑 William Reynolds
最佳音响 Fred Hynes / James Corcoran
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提名) Boris Leven / 沃尔特·M.·斯科特 / Ruby R. Levitt
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Dorothy Jeakins
最佳改编配乐 Irwin Kostal${2}
豆瓣参考
影评参考
## 在歌声中找寻自我:《音乐之声》的永恒魅力
“哆来咪”,简单的音符,却谱写出最动听的旋律,也开启了玛利亚修女与冯·特拉普上校一家命运交织的篇章。1965年上映的经典音乐剧电影《音乐之声》,凭借其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内涵,至今仍被奉为影史佳作。
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萨尔茨堡,年轻的修女玛利亚性格活泼开朗,热爱自然与音乐,却与修道院严肃的教规格格不入。她被派去担任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上校丧妻后,以军事化管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家庭氛围压抑沉闷。玛利亚的到来,如同一缕清新的微风,她用音乐和爱心感动了孩子们,也融化了上校冰冷的心。
电影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从欢快活泼的《哆来咪》,到温暖治愈的《雪绒花》,再到鼓舞人心的《我最喜欢的东西》,这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更承载着剧情发展的关键,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音乐,成为了玛利亚与孩子们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了他们对抗纳粹压迫的武器。
玛利亚的角色塑造,无疑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女性,她率真活泼,甚至有些冒失,但正是这份真实,让她更显可爱。她用自己的方式,教会孩子们爱与勇气,也帮助上校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热情。在她的影响下,这个家庭逐渐走出阴霾,拥抱阳光。
而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也远不止于家庭温情。在纳粹势力日益猖獗的背景下,冯·特拉普一家最终选择逃离祖国,这也体现了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影片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在展现人性光辉的同时,也赋予了故事更深层次的意义。
《音乐之声》的魅力,在于它将音乐、爱情、亲情、爱国情怀等元素完美融合,用最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用音乐和爱去化解一切困难。正如影片结尾,冯·特拉普一家在阿尔卑斯山上高唱《雪绒花》,歌声中饱含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它让我们相信,音乐的力量可以跨越时空,爱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在歌声中,我们找寻自我,也找寻生命的意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