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通天塔/巴别塔(港)/火线交错(台)
◎片 名 通天塔 Babel
◎年 代 2006
◎国 家 法国/美国/墨西哥
◎类 别 剧情
◎语 言 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日语/日语手语/巴巴里语/法语
◎上映日期 2007-03-13(中国大陆) / 2006-11-10(美国)
◎豆瓣评分 8.0 分 / (总分10分 | 共107069 人评分)
◎片 长 143分钟
◎导 演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主 演 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盖尔·加西亚·贝纳尔/艾德里安娜·巴拉扎/菊地凛子/役所广司/迈克尔·佩纳
,
简介
在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发生的三个故事。
理查德(布拉德·皮特 饰)和妻子苏珊(凯特·布兰切特 饰)因为婚姻危机,去摩洛哥旅行,苏珊在旅行车里遭遇枪击,为了医治苏珊,一车美国游客不得不在摩洛哥的小村滞留,而警方也将此次事件上升为恐怖袭击,展开了调查,其实真相却惊人的简单。
理查德夫妇滞留在摩洛哥,影响到了家里的孩子们,墨西哥保姆为了参加儿子的婚礼,只能让她的侄子(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饰)开车带着她和孩子们一起去,但是,从墨西哥过境回来的时候,他们遇到了麻烦,警方怀疑她绑架美国小孩,事情开始不受控制。
日本,聋哑少女千惠子孤寂地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母亲的自杀使她和父亲的沟通越发困难,由于自己的残疾,她也得不到异性的关注,性格越发叛逆。于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沟通交流。
获奖情况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2007)
最佳影片(提名)Jon Kilik /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最佳导演(提名)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最佳女配角(提名)菊地凛子 / 艾德里安娜·巴拉扎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吉勒莫·阿里加
最佳剪辑(提名)斯蒂芬·米廖内
最佳原创配乐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第59届戛纳电影节 (2006)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主竞赛单元 最佳导演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凡尔根奖斯蒂芬·米廖内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第3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2008)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7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2006)
年度佳片
豆瓣参考
影评参考
## 《通天塔》:当语言成为沟通的藩篱
《通天塔》是一部由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的多线索叙事电影。影片以一支来复枪为线索,将摩洛哥、美国、墨西哥和日本四个国家的故事串联起来,编织出一幅关于误解、孤独与沟通的全球图景。
故事从一对美国夫妇理查德和苏珊在摩洛哥旅行开始。他们乘坐大巴时,苏珊意外被当地牧羊少年试射的来复枪击中。这把枪原是日本猎人的物品,辗转流落到摩洛哥。与此同时,远在美国的墨西哥保姆为了参加儿子的婚礼,不得不带着雇主的孩子冒险穿越边境。而在东京,聋哑少女千惠子正经历着青春期的困惑与孤独,她的父亲正是那把来复枪的主人。
影片的叙事结构如同蜘蛛网般精密,每个看似独立的故事都与其他故事产生微妙的联系。导演通过这种叙事手法,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社会偏见,这些因素如同现代版的”巴别塔”,阻碍着人们彼此理解和沟通。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非语言交流的刻画。千惠子虽然无法说话,但她的舞蹈和表情传递出强烈的情感;摩洛哥村民用简单的手势和眼神传递着关切;墨西哥保姆用温暖的拥抱安慰着美国孩子。这些场景提醒我们,真诚的情感交流往往超越语言的界限。
《通天塔》不仅是一部关于误解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理解的电影。它告诉我们,尽管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中,但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影片最后,千惠子赤裸着站在阳台上,面对东京的夜空,这一刻的脆弱与孤独,正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可能经历的情感。
观看《通天塔》,我们不禁反思: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我们是否真的在倾听彼此?我们是否因为太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而忽视了他人发出的信号?影片提醒我们,真正的沟通需要耐心、理解和同理心,需要我们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藩篱,去触摸彼此的心灵。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天塔》的主题显得尤为深刻。它告诉我们,尽管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加”小”,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可能变得更加遥远。只有当我们学会真正倾听和理解他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连接,才能避免现代版的”巴别塔”悲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