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甘地传/甘地/RichardAttenborough’sFilm:Gandhi
◎片  名 Gandhi
◎年  代 1982
◎产  地 英国/印度/美国
◎类  别 剧情 / 传记 / 历史
◎语  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2-12-03
◎豆瓣评分 8.6/10 from 31019 users
◎片  长 191 分钟
◎导  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
◎编  剧 约翰·布瑞雷
◎主  演 本·金斯利/坎迪斯·伯根/爱德华·福克斯/约翰·吉尔古德/约翰·米尔斯/马丁·辛/丹尼尔·戴-刘易斯

,

简介

本片记录了印度圣雄甘地史诗般传奇伟大的一生。1893年,24岁的甘地(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受邀前往南非任律师职,决心在当地带领印度移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的抗议活动,并因此入狱。出狱后甘地回到祖国,在三八朗地区建立了高僧修行所,加入了国大党领导的印度独立运动,宣传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理念。运动中甘地曾四次入狱;在其不懈努力及国大党的带领下,印度独立终于提上议事日程,甘地也于1931年赴伦敦参加商讨独立的圆桌会议。然而随着独立的临近,印度国内穆斯林与印度教人民之间的宗教矛盾日益突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新挑战……
本片获198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最佳男演员(本•金斯利),最佳原创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剪辑共八项大奖,并获奥斯卡最佳化妆,最佳电影音乐和最佳音效三项提名。

获奖情况

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 (1983)
最佳影片 理查德·阿滕伯勒
最佳导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
最佳男主角 本·金斯利
最佳原创剧本 约翰·布瑞雷
最佳摄影 罗尼·泰勒 / 比利·威廉姆斯
最佳剪辑 约翰·布卢姆
最佳音响(提名) 罗宾·奥多诺休 / 杰里·汉弗莱斯 / 西蒙·凯耶
最佳艺术指导 迈克尔·塞尔顿 / 罗伯特·W·莱恩 / 斯图尔特·克莱格
最佳服装设计 约翰·莫罗 / 巴努·阿泰亚
最佳化妆(提名) 汤姆·史密斯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拉威·香卡 / 乔治·芬顿${2}

豆瓣参考

IMDB豆瓣参考
豆瓣参考链接点这里

影评参考

## 甘地传:一部见证圣雄觉醒与抗争的人性史诗

电影《甘地传》并非一部传统的纪录片,而是以传记片的形式,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了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圣雄甘地的一生。影片从1948年甘地被刺杀开始倒叙,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他年轻时在南非因种族歧视而觉醒的那一刻,见证他如何从一名普通律师蜕变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倡导者,最终带领印度人民挣脱殖民枷锁,走向独立。

影片着重刻画了甘地“非暴力”理念的形成与实践。在南非,他亲身经历了种族隔离制度的压迫,目睹了同胞们遭受的不公待遇。愤怒与屈辱并未让他走向暴力对抗,反而促使他思考:“暴力只会滋生更多的暴力,唯有爱与真理才能战胜仇恨。”他组织印度侨民进行和平示威,抵制不公正的法律,最终迫使南非政府做出让步。这段经历成为他“非暴力”理念的萌芽,也成为他日后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思想基石。

回到印度后,甘地深入民间,了解底层民众的疾苦,倡导自给自足,反对英国殖民政府的剥削与压迫。他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食盐进军”,带领民众步行至海边自制食盐,以实际行动抵制英国盐税;他号召印度人民抵制英国商品,焚烧洋布,穿回本土手纺的棉布,以经济手段打击殖民统治。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甘地如何以其坚定的信念和人格魅力,唤醒印度民众的民族意识,点燃他们追求自由的希望之火。

《甘地传》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印度独立的史诗,更是一部关于人性觉醒与抗争的深刻寓言。它让我们看到,在面对不公与压迫时,暴力并非唯一的选择,爱与真理的力量同样强大,甚至更加持久。甘地的一生,是对“非暴力”理念的完美诠释,他用行动证明了,即使是最弱小的个体,只要心怀信念,坚持真理,也能撼动强大的压迫机器,改变历史的进程。

影片的结尾,甘地在祈祷会上被极端分子刺杀身亡,他的生命虽然终结,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正如他所说:“我的生命就是我的信息。”甘地的一生,是一部关于爱与和平的教科书,他教会我们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如何在绝望中坚守希望,如何在仇恨中播种爱与宽恕。

观看《甘地传》,我们不仅为甘地的伟大人格所折服,更为他所倡导的“非暴力”理念所震撼。在当今世界,冲突与暴力依然存在,甘地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战争与仇恨无法带来真正的和平,唯有爱与理解才能化解矛盾,唯有对话与合作才能构建和谐世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