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桂河大桥/桂河桥
◎片 名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年 代 1957
◎产 地 英国/美国
◎类 别 剧情 / 历史 / 战争
◎语 言 英语/日语/泰语
◎上映日期 1957-10-02(英国)
◎豆瓣评分 8.4/10 from 20848 users
◎片 长 161分钟
◎导 演 大卫·里恩
◎编 剧 迈克尔·威尔逊/卡尔·福尔曼
◎主 演 威廉·霍尔登/亚历克·吉尼斯/杰克·霍金斯/早川雪洲/詹姆斯·唐纳德/杰弗里·霍尔内
,
简介
二战期间,日军占领了缅甸边境的一个战俘营。出于战略需要,日军将在缅甸与泰国交界修建一条大桥,同时希望战俘营里战俘出力,但英军战俘代表尼科森上校(亚利克·基尼斯 Alec Guinness 饰)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拒不执行。于是尼科森等人被关了禁闭,但是没了尼科森的带领, 战俘们表现消极,而且因日本设计方面的不足,建桥工作陷入了停滞。日军无奈只好放出了尼科森等人,获释后尼科森感到在破坏一切的战争里何不做点建设,于是开始投入到建桥的工作。与此同时,逃出去的美军俘虏希尔兹(威廉•霍尔登 William Holden 饰)接受盟军一个特别任务,就是大桥建成之日将它炸毁。
获奖情况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 (1958)
最佳影片 萨姆·斯皮格尔
最佳导演 大卫·里恩
最佳男主角 亚历克·吉尼斯
最佳男配角(提名) 早川雪洲
最佳改编剧本 卡尔·福尔曼 / 皮埃尔·布尔 / 迈克尔·威尔逊
最佳摄影 杰克·希尔德亚德
最佳剪辑 彼得·泰勒
最佳配乐 马尔科姆·阿诺德
第15届金球奖 (1958)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
电影类 最佳导演 大卫·里恩
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男主角 亚历克·吉尼斯
电影类 最佳男配角(提名) 早川雪洲${2}
豆瓣参考
影评参考
## 《桂河大桥》:战争与人性的双重拷问
《桂河大桥》并非一部纪录片,而是一部1957年上映的史诗战争电影,由大卫·里恩执导,改编自皮埃尔·布尔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以其宏大的叙事和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刻探讨,成为影史经典,并荣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七项奥斯卡金像奖。
**影片背景与情节**
电影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日军占领下的缅甸丛林深处,一群英国战俘被迫为日军修建桂河大桥的故事。影片聚焦于三位主要人物:英国军官尼科尔森上校、美国海军军官希尔斯和日军指挥官斋藤大佐。
尼科尔森上校坚信军人应遵守《日内瓦公约》,拒绝让军官参与体力劳动,即使面临酷刑也毫不妥协。最终,他成功地让日军同意军官不参与劳动,并开始指挥战俘们建造大桥。然而,在建造过程中,尼科尔森逐渐被工程本身所吸引,甚至开始将大桥视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逐渐模糊了敌我界限。
与此同时,希尔斯则一心想要逃离战俘营,并联合当地游击队员策划炸毁大桥。而斋藤大佐则是一个矛盾的角色,一方面他残暴地对待战俘,另一方面他又对尼科尔森的坚持和才能心生敬意。
**战争与人性的双重拷问**
《桂河大桥》并非一部简单的反战电影,它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战争对人性造成的扭曲和异化。尼科尔森上校的转变是影片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他最初坚持原则,但最终却被工程本身所异化,将建造一座为敌人服务的大桥视为自己的荣耀。这揭示了战争如何将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彻底颠覆。
影片也展现了战争中的文化冲突和民族矛盾。尼科尔森代表着英国传统的军人荣誉感,斋藤大佐则体现了日本武士道精神,而希尔斯则象征着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和反抗精神。这三种文化在战争的极端环境下碰撞,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
**观看后的感想**
《桂河大桥》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更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影片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每个人物都在战争的泥潭中挣扎,最终走向了各自的命运。
这部电影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战争、人性、文化等问题的思考。在当今世界,战争依然存在,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反思战争的根源,避免悲剧重演。
**总结**
《桂河大桥》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更是一部深刻的人性寓言。影片中对于战争与人性的探讨,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