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华盛顿政客(港)/华府风云(台)/史密斯游美京/史密斯先生上美京/民主万岁/FrankCapra’sMr.SmithGoestoWashington
◎片  名 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年  代 1939
◎产  地 美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39-10-19
◎豆瓣评分 8.6/10 from 8864 users
◎片  长 129 分钟
◎导  演 弗兰克·卡普拉
◎编  剧 西德尼·巴克曼
◎主  演 詹姆斯·斯图尔特 / 琪恩·亚瑟 / 克劳德·雷恩斯 / 爱德华·阿诺德 / 托马斯·米切尔

,

简介

美国的一个小镇,Jefferson Smith(詹姆斯·斯图尔特 James Stewart饰)是当地的童子军的首领,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被选为新的参议员,来到了华盛顿。遇到了他父亲的老朋友,同为参议员的Joseph Paine(克劳德·雷恩斯 Claude Rains饰),并且迷上了Joseph的漂亮女儿。单纯的Jefferson从来没来过华盛顿,在华盛顿闹了不少笑话,被媒体纷纷取笑。Joseph让Jefferson起草一个提案,并让他的女秘书Clarissa Saunders(琪恩·亚瑟 Jean Arthur 饰)协助Jefferson。然而Jefferson却发现,他的这个所谓参议员不过是其他老谋深算的参议员手中的木偶,他发现了他们一个巨大的阴谋。Jefferson决定以自己单薄的力量来对抗那群人,来改变这个腐败的政治环境。到底他能否成功?史密斯先生的华盛顿之旅会如何结束?
本片获第11届奥斯卡10项提名,赢得最佳原创剧本一奖。

获奖情况

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 (1940)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弗兰克·卡普拉
最佳男主角(提名) 詹姆斯·斯图尔特
最佳男配角(提名) 哈里·凯瑞 / 克劳德·雷恩斯
最佳原创故事 刘易斯·R·福斯特
最佳编剧(提名) 西德尼·巴克曼
最佳剪辑(提名) 吉恩·哈弗利克 / 阿尔·克拉克
最佳录音(提名) 约翰·P·莱伐达莱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莱昂内尔·班克斯
最佳配乐(提名) 迪米特里·迪奥姆金${2}

豆瓣参考

IMDB豆瓣参考
豆瓣参考链接点这里

影评参考

## 理想主义的赞歌:重看《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在政治讽刺与理想主义交织的光影中,《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以其独特的叙事张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美国民主政治的浮世绘。这部1939年由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经典之作,不仅是对政治腐败的辛辣批判,更是对理想主义精神的深情颂歌。

影片讲述了一位天真淳朴的童子军领袖杰斐逊·史密斯被意外选为参议员后,在华盛顿政治漩涡中坚守信念的故事。詹姆斯·斯图尔特的表演堪称完美,他将史密斯这个角色的纯真、执着与理想主义演绎得淋漓尽致。从初到华盛顿时的茫然无措,到发现政治黑幕后的愤怒抗争,再到最后在参议院发表长达23小时的演讲时的慷慨激昂,斯图尔特用细腻的表演诠释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心路历程。

影片最令人震撼的场景,莫过于史密斯在参议院的那场马拉松式演讲。在这场戏中,导演卡普拉运用了极具张力的镜头语言:特写镜头捕捉史密斯疲惫却坚定的眼神,广角镜头展现空荡荡的参议院大厅,快速剪辑则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史密斯体力的耗尽。这场戏不仅是影片的高潮,更是理想主义精神的最强音,它让我们看到,在权力的重压下,一个人的信念可以迸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政治腐败的揭露,更在于它对理想主义精神的颂扬。在当今这个充斥着犬儒主义的时代,史密斯的形象显得尤为珍贵。他是那个敢于对抗整个体制的堂吉诃德,是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整个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再强大的敌人,再黑暗的现实,我们也不能放弃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影片结尾,当史密斯最终战胜了腐败势力时,观众不仅为他的胜利欢呼,更为理想主义的胜利而感动。这种胜利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正如影片所展示的那样,理想主义的力量来自人性中最纯粹、最光明的那一部分。

在这个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因为正是这种追求,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才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正如史密斯在影片中所说:”失去理想,我们就失去了一切。”这句话,在8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