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窃听大阴谋/对话
◎片  名 The Conversation
◎年  代 1974
◎产  地 美国
◎类  别 剧情 / 悬疑 / 惊悚
◎语  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09-07(多伦多电影节) / 2018-10-12(美国)
◎豆瓣评分 8.1/10 from 9203 users
◎片  长 113 分钟
◎导  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编  剧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  演 吉恩·哈克曼/约翰·凯泽尔/艾伦·加菲尔德/弗雷德里克·福瑞斯特/辛迪·威廉姆斯/迈克尔·希金斯/伊丽莎白·麦克雷/特瑞·加尔/哈里森·福特/马克·惠勒/罗伯特·希尔兹/罗伯特·杜瓦尔/吉安-卡洛·科波拉/拉蒙·比厄里/比利·迪·威廉姆斯

,

简介

哈里·考尔(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饰)在旧金山开了一家侦探公司,他最近的一单生意是去窃听一对男女的对话。他精心地在一个广场附近布下层层的窃听装置,来捕捉这对男女所说的每一句话。窃听进行得很顺利,声音很清晰,但他不理解他们所说的话到底什么意思。 他带着录音文件去雇佣他的公司准备拿他的报酬,却被告知老板不在,便决定暂时不交出录音文件,并退回报酬。他只能小心翼翼地保管着他的录音文件,即使在聚会的时候仍旧提心吊胆,生怕录音文件被人偷走。千防万防,录音文件还是丢失了。心急如焚的哈里只能按照他窃听到的录音内容,于某日来到那对男女口中提到的酒店,却不想他正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中……

获奖情况

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 (1975)
最佳影片(提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最佳音响(提名) 阿特·罗彻斯特 / 沃尔特·默奇

第27届戛纳电影节 (1974)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2}

豆瓣参考

IMDB豆瓣参考
豆瓣参考链接点这里

影评参考

**影评:《窃听大阴谋》——窥探隐私与道德的深渊**

《窃听大阴谋》是一部1974年上映的经典悬疑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吉恩·哈克曼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个职业窃听专家哈里·考尔的故事,他受雇于一个神秘客户,负责窃听一对年轻夫妇的对话。然而,随着任务的深入,哈里逐渐发现事情并不简单,他开始怀疑自己卷入了一场危险的阴谋,并陷入了道德与职业操守的挣扎之中。

影片的核心情节围绕着哈里的窃听任务展开。他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目标公寓的各个角落安装窃听器,试图捕捉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然而,随着他听到的对话越来越多,他逐渐意识到这对夫妇的生活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他们的谈话中充满了隐晦的暗示和令人不安的细节,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与此同时,哈里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客户,他们的动机和身份变得扑朔迷离。

影片的节奏缓慢而紧张,科波拉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音效设计,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性的世界。吉恩·哈克曼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将哈里的孤独、焦虑和道德困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哈里是一个技术高超的窃听专家,但他也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生活几乎完全被工作所占据。随着任务的进行,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正在侵犯他人的隐私,甚至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这种道德困境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挣扎。

观看《窃听大阴谋》后,我深深被影片所探讨的隐私与道德问题所触动。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隐私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影片通过哈里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窥探他人隐私的后果,以及这种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哈里最终意识到,他的工作不仅侵犯了他人的隐私,也让他自己陷入了危险之中。这种自我反思和道德觉醒,使得影片不仅仅是一部悬疑片,更是一部关于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探讨。

总的来说,《窃听大阴谋》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它不仅通过紧张的情节和出色的表演吸引了观众,更通过深刻的主题引发了人们对隐私与道德的思考。影片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隐私和道德的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陷入像哈里那样的道德困境,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