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二十四城记/24城记/二十四城故事/24City
◎片  名 二十四城记
◎年  代 2008
◎产  地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
◎类  别 剧情
◎语  言 汉语普通话/四川话/上海话/东北话
◎上映日期 2009-06-03(中国大陆) / 2008-05-17(戛纳电影节)
◎豆瓣评分 7.4/10 from 34165 users
◎片  长 112 分钟
◎导  演 贾樟柯
◎编  剧 贾樟柯/翟永明
◎主  演 吕丽萍/陈冲/赵涛/陈建斌

,

简介

曾经的繁华荣耀,随着时光流转与时代变迁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留下的则是无尽的落寞与慨叹。420厂(成华集团),一座从东北迁至四川的飞机军工厂,在特殊的年代里它曾是无数人羡慕与自豪的所在,然而和平的气息和体制改革却将它的光鲜逐渐销蚀。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它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转型的阵痛,而今旧厂址易作他主,一片现代化的楼宇将拔地而起。
大丽(吕丽萍 饰)、小花(陈冲 饰)、娜娜(赵涛)以及众多新老员工见证了厂区几十年的变迁。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万千唏嘘连同那旧日回忆随风飘散……

获奖情况

第61届戛纳电影节 (2008)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贾樟柯

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 (2009)
最佳摄影(提名) 王昱 / 余力为
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半野喜弘 / 林强

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2010)
最佳女配角(提名) 陈冲${2}

豆瓣参考

IMDB豆瓣参考
豆瓣参考链接点这里

影评参考

## 二十四城记:一座工厂,三代人的集体记忆

《二十四城记》是贾樟柯执导的一部纪录片,影片以成都420厂(又名“成发集团”)的搬迁为背景,通过采访三代“420人”,记录下这座承载着中国工业记忆的工厂的变迁,以及几代工人家庭的命运沉浮。

影片开篇,镜头对准了即将被拆除的420厂,斑驳的墙壁、陈旧的设备、空旷的厂房,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工厂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随着镜头的推移,我们走进了三代“420人”的生活,聆听他们讲述与420厂的故事。

第一代“420人”是建国初期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奔赴成都支援三线建设的工人。他们满怀理想,将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这座工厂,也见证了新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影片中,一位老工人回忆起当年乘坐闷罐车来到成都的情景,言语中依然充满着自豪与激情。

第二代“420人”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经历了国企改革的阵痛,也见证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影片中,一位中年女工讲述了自己下岗后的迷茫与挣扎,以及最终走出困境、重新找到生活方向的经历。

第三代“420人”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与父辈不同,对工厂没有太多的感情,更多的是将这里视为一份普通的工作。影片中,一位年轻工人坦言,自己更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对工厂的未来感到迷茫。

《二十四城记》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工厂变迁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时代变迁、关于集体记忆、关于个体命运的电影。影片通过三代“420人”的讲述,展现了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普通工人家庭的命运起伏,以及他们面对时代巨变时的迷茫、挣扎与希望。

观看《二十四城记》,我最大的感受是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420厂从建国初期的辉煌到如今的落寞,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见证。影片中三代“420人”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让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影片的镜头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贾樟柯用他惯用的长镜头和固定机位,真实地记录了420厂的点点滴滴,以及三代“420人”的生活状态。影片中没有过多的煽情,却让人感受到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二十四城记》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纪录片,它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更引发人们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