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世界末日/绝世天劫(港)/陨石大冲撞/最后决战/大决战
◎片  名 Armageddon
◎年  代 1998
◎产  地 美国
◎类  别 科幻 / 灾难
◎语  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98-07-01(美国)
◎豆瓣评分 7.9/10 from 83990 users
◎片  长 151分钟 / 153分钟(导演剪辑版)
◎导  演 迈克尔·贝
◎编  剧 乔纳森·汉斯雷/J·J·艾布拉姆斯/托尼·吉尔罗伊/肖恩·萨莱诺/罗伯特·罗伊·普尔
◎主  演 布鲁斯·威利斯/本·阿弗莱克/丽芙·泰勒/威廉·菲克纳/比利·鲍伯·松顿/史蒂夫·布西密/迈克·克拉克·邓肯

,

简介

发现一颗巨大的陨石正朝地球方向奔来,并将于十八日内撞上地球时,美国太空总署想出阻止该陨石与地球相撞造成人类毁灭的办法:派人登陆陨石的表面,钻洞贯穿至陨石的地心,放入核弹引爆。但这一切必须要在十八日内完成。
钻油井工头(布鲁斯•威利斯)被委以重任,而他的下属(本•阿弗莱特)恰也是其女儿(丽芙•泰勒)的男朋友,此次任务能否成功完成,关系到女儿下半辈子的幸福。为此,他和下属接受了太空总署的高强度的训练,以期一夜之间从打井工人变成救世英雄。

获奖情况

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 (1999)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 约翰·弗雷泽 / 理查德·R·胡佛 / 派特·迈克朗
最佳音效剪辑(提名) 乔治·沃特斯二世
最佳音响(提名) 格雷格·P·罗素 / 凯文·奥康奈尔 / 基思·A·韦斯特
最佳原创歌曲(提名) 戴安·沃伦

第2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1999)
最佳外语片(提名)${2}

豆瓣参考

IMDB豆瓣参考
豆瓣参考链接点这里

影评参考

**影评:《世界末日》——人类文明的反思与警示**

纪录片《世界末日》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作品,它通过科学分析、历史回顾和未来预测,探讨了人类文明可能面临的终极灾难——世界末日的多种可能性。影片以冷静而深刻的视角,带领观众审视了自然灾害、核战争、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失控等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终结的威胁,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人类生存、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深刻思考。

影片开篇从地球的自然历史切入,回顾了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几次大规模灭绝事件,如恐龙时代的终结。随后,影片将目光转向人类文明,探讨了核战争的潜在威胁。通过还原冷战时期的核武器竞赛,影片展现了核战争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提醒观众核武器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危险的存在之一。

接着,影片转向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议题。通过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现实场景,影片警示观众,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引发不可逆转的灾难。影片还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失控,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存在?

影片的最后部分聚焦于人类的应对措施,探讨了如何通过国际合作、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来避免世界末日的到来。影片呼吁观众关注全球性问题,并积极行动起来,为人类的未来贡献力量。

观看《世界末日》后,我深感震撼与警醒。影片不仅展示了人类文明面临的巨大威胁,也让我意识到,世界末日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幻情节,而是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成为现实。影片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发展的两面性。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必须警惕其潜在的威胁。

此外,影片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无论是减少碳排放、支持环保政策,还是关注全球性问题,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可能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影片的结尾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给观众一个开放性的思考:我们是否能够在灾难到来之前,找到拯救自己的方法?

总的来说,《世界末日》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纪录片。它通过科学的数据和生动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人类文明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责任感。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对世界末日的探讨,更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关注未来,共同努力,才能避免世界末日的到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