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神圣车行/花都魅影(台)/巴黎圣骑士(港)/老千奥斯卡/悸动的冬青木/霍利车行
◎片 名 Holy Motors
◎年 代 2012
◎产 地 法国/德国
◎类 别 剧情 / 奇幻
◎语 言 法语/英语/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2-05-23(戛纳电影节) / 2012-07-04(法国)
◎豆瓣评分 7.8/10 from 15131 users
◎片 长 115分钟
◎导 演 莱奥·卡拉克斯
◎编 剧 莱奥·卡拉克斯
◎主 演 德尼·拉旺/爱迪丝·斯考博/凯莉·米洛/米歇尔·皮科利/伊娃·门德斯/莱奥·卡拉克斯
,
简介
黎明到夜晚,再从夜晚到黎明,奥斯卡先生在自己的生命中总是在不断地变换着角色。他时而是大老板、时而是杀手、时而是女乞丐、时而又是怪物或者是居家男人。就好像是旅途一般,他总是在这些人物中间乐此不疲。
看上去他是在表演、拍电影、演话剧——但是,摄像机却总是缺席。他很孤单,只有赛丽娜陪伴他。赛丽娜是位身材修长的金发女郎,总是在轮胎和引擎的背后,从不现身。她开着巨大的汽车在巴黎和巴黎周边到处转悠。看上去,他就是像是一个杀手,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目标,从不停歇。
为了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为了寻找奥斯卡背后的动机,这个女人的背后似乎隐藏了太多的玄机。有人知道他的家在哪里么?有人知道他的家人么?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停下来么?
获奖情况
第65届戛纳电影节 (2012)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莱奥·卡拉克斯
青年电影奖 莱奥·卡拉克斯
第7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2012)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47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2013)
最佳男主角(提名) 德尼·拉旺
第33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2)
最佳男主角(提名) 德尼·拉旺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38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2012)
最佳男主角(提名) 德尼·拉旺
最佳外语片 莱奥·卡拉克斯
第17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2)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5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2)
最佳男主角(提名) 德尼·拉旺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3届豆瓣电影鑫像奖 (2013)
鑫豆单元 最佳影片(外语)(提名)
鑫豆单元 最佳导演(外语)(提名) 莱奥·卡拉克斯
鑫豆单元 最佳男演员(外语)(提名) 德尼·拉旺${2}
豆瓣参考
影评参考
**影评:《神圣车行》——一场现实与虚幻的华丽狂欢**
《神圣车行》(Holy Motors)是一部由法国导演莱奥·卡拉克斯(Leos Carax)执导的奇幻电影,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但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哲学思考却让人不禁联想到现实与虚构的边界。影片以一种超现实的方式,探讨了身份、表演与生活的复杂关系,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
影片的主角奥斯卡(德尼·拉旺饰)是一位神秘的“演员”,他乘坐一辆豪华轿车穿梭于巴黎的街头,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这些任务并非普通的表演,而是他在不同场景中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从富商到乞丐,从杀手到父亲,甚至是一个怪异的生物。每一段表演都像是独立的小故事,但它们又通过奥斯卡的身份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部充满隐喻和象征的电影。
《神圣车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框架,观众很难用线性的逻辑去理解影片的走向。每一段表演都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舞台剧,充满了荒诞与诗意。奥斯卡的角色转换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是否也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的身份是否只是社会赋予我们的面具?影片通过奥斯卡的经历,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中切换身份,如何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寻找自我。
观看《神圣车行》后,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疏离感。影片中的巴黎不再是现实中的城市,而是一个充满幻想与超现实的空间。奥斯卡的角色转换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多重身份:在家庭中我们是父母或子女,在工作中我们是同事或领导,在社会中我们是公民或消费者。这些身份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我,成为了“表演者”。
影片的结尾,奥斯卡回到豪华轿车中,似乎一切都回到了原点。然而,这种循环往复的表演是否还有意义?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给观众去思考。或许,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表演,我们都在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角色。
总的来说,《神圣车行》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的电影,它通过荒诞的叙事和超现实的场景,探讨了身份、表演与生活的关系。影片的视觉风格独特,德尼·拉旺的表演更是堪称经典。虽然影片的叙事方式可能让一些观众感到困惑,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神圣车行》成为了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作品。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我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而真正的自我,或许就隐藏在这些角色之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