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将来的事/爱情未来(台)/将来/ThingstoCome
◎片 名 L’avenir
◎年 代 2016
◎国 家 法国/德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法语/德语/英语
◎上映日期 2016-02-13(柏林电影节) / 2016-04-06(法国)
◎豆瓣评分 8.2 分 / (总分10分 | 共 28008 人评分)
◎片 长 102分钟
◎导 演 米娅·汉森-洛夫
◎主 演 伊莎贝尔·于佩尔/安德烈·马尔孔/罗曼·科兰卡/爱迪丝·斯考博/伊莉斯·洛蒙
,
简介
娜塔莉(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是一名哲学教师,和丈夫汉斯(安德烈·马孔 André Marcon 饰)结婚数十年,两人共同养育了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平静而美满。某日,汉斯忽然和娜塔莉坦白,自己在外面有了情人,不仅如此,他还打算从家里搬出去和情人同居,虽然娜塔莉表面故作镇定,但内心却遭受了强烈的打击。
娜塔莉的母亲(爱迪丝·斯考博 Edith Scob 饰)曾是一名当红模特,如今却饱受抑郁症的困扰,三番五次自杀未遂,无奈之下,娜塔莉只得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将她送进了养老院。与此同时,娜塔莉听从她曾经的学生法比安(罗曼·科兰卡 Roman Kolinka 饰)的建议前往法比安与他朋友们在山上所建立的公社。
获奖情况
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2016)
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 米娅·汉森-洛夫
银熊奖 最佳导演 米娅·汉森-洛夫
第82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2016)
最佳女主角 伊莎贝尔·于佩尔
第51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2017)
最佳女主角 伊莎贝尔·于佩尔
第37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2017)
年度外语片(提名)
年度女主角 伊莎贝尔·于佩尔
第37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6)
最佳女主角 伊莎贝尔·于佩尔
第42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2016)
最佳女主角 伊莎贝尔·于佩尔
第3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 (2016)
评分最高的欧洲电影(提名)${2}
豆瓣参考
影评参考
**影评:《将来的事》**
《将来的事》(*L’avenir*)是法国导演米娅·汉森-洛夫(Mia Hansen-Løve)于2016年执导的一部细腻而深刻的剧情片。影片由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主演,讲述了一位中年女哲学家娜塔莉在面对生活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如何重新审视自我、家庭和未来的故事。
**情节概述:**
娜塔莉是一位大学教授,生活看似平静而充实:她拥有稳定的婚姻、两个成年的孩子以及热爱的哲学事业。然而,随着丈夫的突然离开,母亲的精神状况恶化,以及事业上的挫折,她的生活逐渐陷入混乱。娜塔莉被迫面对孤独与失落,同时也迎来了重新思考人生的契机。影片通过娜塔莉的视角,展现了她在面对这些变化时的脆弱与坚韧,以及她如何在哲学思想中寻找慰藉与力量。
**观看感想:**
《将来的事》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辨的电影,但它并不晦涩难懂。相反,影片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真实的情感,将哲学与日常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娜塔莉的生活变故看似平凡,却极具普遍性,这让观众很容易产生共鸣。导演米娅·汉森-洛夫用冷静而克制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娜塔莉内心的波澜起伏,既不煽情也不刻意,却让人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冲击。
伊莎贝尔·于佩尔的表演无疑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她将娜塔莉的复杂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最初的困惑与痛苦,到后来的冷静与释然,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她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依然可以保持尊严与优雅。
影片的主题围绕着“未来”展开,但它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娜塔莉的生活看似失去了方向,但她通过哲学思考和对自我的重新认识,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勇气。这让我想到,生活的本质或许就是不断面对变化与不确定性,而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在变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总结:**
《将来的事》是一部关于人生、孤独与自我发现的电影。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激烈的冲突,却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触动人心。它提醒我们,生活总是充满未知,但正是这些未知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找到新的可能性。如果你喜欢安静而富有深度的电影,这部作品绝对值得一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