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攻壳机动队2:无罪/GhostintheShell2:Innocence
◎片  名 攻殻機動隊2 イノセンス
◎年  代 2004
◎国  家 日本
◎类  别 剧情 / 科幻 / 动画
◎语  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04-03-06(日本) / 2004-05-20(戛纳电影节)
◎豆瓣评分 9.1 分 / (总分10分 | 共 42499 人评分)
◎片  长 100分钟
◎导  演 押井守

◎主  演 田中敦子/大塚明夫/山寺宏一/竹中直人/榊原良子/大木民夫

,

简介

草薙素子之后,巴特与侦探出身的陀古萨结为搭档。近期发生多起机器人偶杀害主人继而自杀的事件,由于受害者家属均无公诉,且死者中有政客与公安官员,于是公安9课派出巴特小组调查此案。杀人人偶皆为荒凉地带公司出品的哈德莉机型,应部分顾客要求,该机型同时具备异性玩伴的功能,巴特从荒凉地带公司出货官遇害入手,卷入与黑帮的战斗,期间有人入侵他的大脑,使其自残。
巴特决定直奔荒凉地带总部,他与陀古萨拜访了择捉岛上的黑客基姆,后者布下系统陷阱,幸有素子提出警告避免陀古萨陷入控制。依靠基姆这条线索,巴特登上了荒凉地带公司设立在海上的工厂船,素子再次降临他的身边,与其并肩作战。

获奖情况

第57届戛纳电影节 (2004)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押井守

第32届动画安妮奖 (2005)
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押井守
最佳配乐(提名) 川井宪次 / 川井宪次
最佳动画效果(提名) Hisashi Ezura${2}

豆瓣参考

IMDB豆瓣参考
豆瓣参考链接点这里

影评参考

## 当灵魂叩问存在:《攻壳机动队2:无罪》的赛博哲思

在霓虹闪烁的未来都市,人类与机器的界限逐渐模糊。《攻壳机动队2:无罪》延续了前作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探讨,以一场人偶连环杀人案为引,带领观众踏上了一场关于记忆、意识与存在意义的哲学之旅。

影片开篇,巴特与陀古萨这对经典搭档再度携手,调查一系列离奇的人偶杀人事件。随着调查深入,他们发现这些案件背后隐藏着更为深邃的真相:一个试图通过植入记忆来创造灵魂的疯狂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导演押井守以其独特的视觉美学,构建了一个充满赛博朋克气息的未来世界。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都市景观与破败阴暗的贫民窟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现代文明的矛盾与困境。

影片最引人深思之处在于其对”灵魂”概念的探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类可以通过义体化改造获得近乎永恒的生命,但这是否意味着他们拥有了真正的灵魂?当记忆可以被篡改、意识可以被复制,什么才是构成”自我”的本质?这些哲学命题贯穿影片始终,引发观众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巴特的角色塑造尤为出彩。作为高度义体化的存在,他始终在寻找自己作为”人”的证明。影片中,他与陀古萨的对话充满哲思,展现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而陀古萨作为相对”传统”的人类,则代表了另一种思考角度,两人之间的互动为影片增添了更多人性化元素。

视觉呈现上,《攻壳机动队2:无罪》堪称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押井守对细节的执着追求体现在每一帧画面中,从繁华都市的宏大场景到人物表情的微妙变化,无不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特别是那场令人惊叹的”祭典”场面,将东方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完美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奇观。

配乐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川井宪次创作的配乐完美契合了影片的氛围,既保留了前作的电子风格,又融入了更多东方元素,为影片增色不少。

观影过程中,我不断被影片提出的哲学问题所困扰:如果记忆可以被篡改,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果意识可以被复制,什么才是真正的”我”?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永远无法找到,但正是这种思考让我们更加珍惜作为”人”的独特体验。

《攻壳机动队2:无罪》不仅是一部科幻动画电影,更是一部关于生命本质的哲学寓言。它提醒我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人性,什么是构成”自我”的本质。在这个人机界限日益模糊的时代,这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存在价值。

影片的结尾,巴特望着漫天的飞鸟,似乎找到了某种答案。也许,真正的灵魂不在于记忆的内容,而在于思考的能力;不在于肉体的形态,而在于对存在的感知。正如影片所启示的,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唯有保持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意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