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野草莓/WildStrawberries
◎片  名 Smultronstället
◎年  代 1957
◎产  地 瑞典
◎类  别 剧情 / 爱情 / 家庭
◎语  言 瑞典语/拉丁语
◎上映日期 1957-12-26(瑞典)
◎豆瓣评分 8.7/10 from 49076 users
◎片  长 91分钟
◎导  演 英格玛·伯格曼
◎编  剧 英格玛·伯格曼
◎主  演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毕比·安德松/英格丽·图林/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尤兰·辛达尔/福尔谢·松德奎斯特/比约恩·比耶尔文斯塔姆/纳伊玛·维夫斯特兰德/古内尔·布罗斯特勒姆/耶特鲁德·弗里德/西夫·鲁德/古纳尔·舍贝格/马克斯·冯·叙多夫/奥克·弗里德尔/云韦·诺德瓦尔/佩尔·舍斯特兰德/尤·佩特雷/古内尔·林德布洛姆/毛德·汉松/安-玛丽·维曼/埃娃·努雷/莱娜·贝格曼/莫妮卡·埃林/耶兰·隆德奎斯特/约瑟夫·诺尔曼/古纳尔·奥尔松/文德拉·鲁德贝克/佩尔·斯科格斯贝格/乌尔夫·约翰松/赫尔耶·武尔夫

,

简介

伊萨克(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Victor Sjöström饰)从医50年,现年已是将近八十岁的高龄,正准备在儿媳的陪伴下返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颁发。路上伊萨克顺道重游旧地,追忆往事。
伊萨克曾经和堂妹萨拉(毕比·安德森 Bibi Andersson饰)有过美好的初恋,却因性格冷酷孤僻,以致他的兄弟乘虚而入。如今伊萨克坐在草坪上,忆起往昔,眼前浮现萨拉白衣飘飘的美丽模样。
他与生俱来的冷漠理智的性格,注定了婚姻的失败。伊萨克的妻子无法忍受冰冷的婚姻,寻求外遇。这样的家庭气氛,加上遗传下来的冷漠秉性,使得伊萨克的儿子不愿生小孩,和儿媳关系决裂。
伊萨克获得了光荣的学位荣誉,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对过往沉重的自省中,对于生命将尽的老人,这仿佛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

获奖情况

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 (1960)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英格玛·伯格曼

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1958)
金熊奖 最佳影片 英格玛·伯格曼
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第17届金球奖 (1960)
电影类 最佳外语片${2}

豆瓣参考

IMDB豆瓣参考
豆瓣参考链接点这里

影评参考

## 野草莓:一场穿越时空的生命叩问

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而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辨的剧情片。影片以垂暮之年的医学教授伊萨克·博格的返乡之旅为线索,在现实与梦境、回忆与幻想交织的叙事中,探讨了生命、死亡、孤独与救赎等永恒主题。

影片以伊萨克的一场噩梦开篇,空旷的街道、停摆的时钟、无人的棺材,无不暗示着他对死亡的恐惧与对生命意义的迷茫。驱车前往母校接受荣誉学位的旅程,成为他直面内心、审视过往的契机。沿途,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旅伴:年轻气盛的情侣、争执不休的夫妇、乐观开朗的少女,他们的存在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伊萨克生命中缺失的激情、爱与温暖。

随着旅程的深入,伊萨克不断陷入回忆与梦境。他重温了与初恋情人莎拉的甜蜜时光,也目睹了妻子卡琳的背叛与自己的冷漠。这些片段并非简单的怀旧,而是对过往选择的反思与忏悔。伊萨克逐渐意识到,自己一生都在用理性与冷漠筑起高墙,将爱与温情拒之门外,最终落得孤独终老的下场。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伊萨克与年轻时的自己相遇的场景。面对那个充满理想与抱负的青年,伊萨克无言以对,因为现在的他已经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伊萨克对自我最深层的叩问,也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探索。

《野草莓》的镜头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黑白画面更添几分苍凉与哲思。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的表演细腻入微,将伊萨克的孤独、迷茫与悔恨刻画得淋漓尽致。

观看《野草莓》,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提醒我们,生命的意义并非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爱与连接。我们终将走向死亡,但爱与记忆却能超越时间的界限,赋予生命永恒的价值。影片结尾,伊萨克在梦中回到了童年,与家人团聚在野草莓地里,这一幕温暖而治愈,仿佛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野草莓》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或许都应该像伊萨克一样,停下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